警 鐘 (2025年第一期) 國企高管跨界斂財毀掉人生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被告人岳海陸利用負責工程項目現場管理的職務之便,在項目管理、工程承攬、資金撥付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所送現金人民幣共計22萬元……”今年6月10日,四川省江陽區城投建設開發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陽城投公司)原副總經理岳海陸因犯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緩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違法所得22萬元依法予以追繳,上繳國庫。
在進入江陽城投公司這家國企之前,岳海陸曾在當地一家民營企業摸爬滾打20多年,算是經驗豐富的“專家型人才”,因而成為江陽城投公司的重點考察對象。然而,由民營企業從業人員轉變為國企管理人員后,岳海陸的思想沒有跟著專業本領進步,反而將民企工作時形成的錯誤慣性思維帶到了國企。特別是走上領導崗位后,他的內心過度膨脹,思想毫不設防,行動屢屢跨界,最終掉進了貪腐的深淵……
生于1974年的岳海陸是重慶墊江人。大專畢業后,未及弱冠的他應聘到瀘州市一家建筑類民營企業,做了20多年的建筑工程,逐漸成長為當地這一領域的青年專家。
年歲漸長,岳海陸發覺在民營企業“難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2014年,不惑之年的他成功應聘到江陽區公共住房投資有限公司(后變更為江陽區城投建設開發投資有限公司),擔任現場管理員。
從民營企業從業人員變為國有企業工作人員的起初幾年,岳海陸發揮自己的經驗和特長,工作成績很顯著,領導同事都對他加以肯定,他很快進入公司的重點培養對象行列。4年時間里,岳海陸就從一名現場管理員迅速成長為江陽城投公司的副總經理。
“岳海陸在建筑專業方面確實比較有能力。就工程項目而言,不管是在細節上的管理,還是宏觀上的把控,都比較到位?!苯柍峭豆局饕撠熑苏f,如果岳海陸對思想的把關能像在專業上一樣嚴格的話,他也許就不會走入歧途。
事實上,從進入國企那一天起,岳海陸就沒有做到“心中有數”。他將國企作為發揮聰明才智平臺的同時,也將其視為個人斂財的抓手。
“一聽說我要到國企工作,原來的一些合作伙伴就殷勤地找我勾兌關系。”岳海陸在民營建筑行業工作了20多年,當地不少包工頭與他相熟。走上新崗位的岳海陸發現,“往日合作起來都很摳門兒”的包工頭竟一個賽一個地大方起來,約他聚餐、娛樂的人絡繹不絕。
岳海陸心里很清楚,那些包工頭看重的并不是他這個人,而是他到了國企后的平臺和資源。但架不住“這種被人環繞、被人捧的心里快感”,他常常與那些包工頭廝混在一起。
搭好橋梁、密切聯系半年之后,包工頭們的時機來了。2015年初,江陽城投公司建設當地某安置房項目,公司安排岳海陸作為項目業主方負責人。岳海陸利用職務之便,向承建方副經理打招呼,推薦勞務工頭、“自己的朋友”黃某某在該項目中承攬水電安裝勞務工程。項目結束后,為感謝岳海陸的關照,黃某某直接送給他現金5萬元。
留置期間的岳海陸曾自我反思:面對如此輕易獲取的錢財和紅利,自己心理防線早已不知不覺松懈下來,認為幫朋友打點“招呼”、做點“推薦”無傷大雅,“工程項目反正都要找人干,哪個干都一樣”。
黃某某的“成功經驗”很快在同行中傳開,當地包工頭們紛紛找上岳海陸,提出要“與岳總合作”。明知道包工頭們在給自己“下套兒”,但金錢欲望強烈的岳海陸幾乎想都沒想,就紛紛答應了所謂的合作請求。
事實上,岳海陸不是不知道自己的行為不合法,但他錯誤地認為“我沒有讓國有資產流失,沒有給公司造成損失,更沒為中標的直接管理對象增加經濟負擔”,“以后就算被拎出來,也有借口為自己開脫”。
在這一心理驅使下,2016年,岳海陸以同樣的方式推薦趙某承攬了該安置房項目的樓棟內墻涂料工程。趙某承攬到工程后,邀請岳海陸“以干股形式合作”,岳海陸答應了,并欣然接受了趙某送出的“獲利分紅”5萬元。
2018年,岳海陸故技重施,通過他的暗箱操作,瀘州某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順利承攬了江陽區某國有投資項目的混凝土工程。工程完工后,岳海陸收受了該公司生產部經理王某10萬元現金。在該項目中,岳海陸還為勞務班頭萬某、家具公司周某提供幫助,分別收受兩人各1萬元的感謝費。
金錢紛至沓來,但岳海陸的內心并不安穩。特別是監察法明確將非黨員納入監察對象范圍后,他更加心神不寧。2019年10月,江陽區紀委監委向岳海陸了解該區標準化廠房項目相關情況時,惶惶不可終日的岳海陸再也熬不住了,主動向工作人員交代了自己涉嫌受賄的違法犯罪問題。
“年近半百,好不容易奮斗到國有企業管理崗位,怎么就自甘墮落,成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反面典型?”接受監察調查期間,岳海陸如夢方醒,自己之所以有恃無恐、肆無忌憚,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認為“自己不是中共黨員,黨規黨紀管不著自己”“根子上,還是源于對國家法律的無知和藐視”。
“長期在私企里面干,法律意識很淡薄、很缺乏……現在才感到自由的可貴,如果失去了自由,什么東西都沒有了。”被采取留置措施后,岳海陸深深懊悔自己的所作所為。幾年貪腐路,岳海陸最終什么也沒得到,反而給自己和家人帶來了難以言說的無盡傷痛。
茍非吾之所有 雖一毫而莫取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黨員、干部要加強黨性修養、筑牢思想防線,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慎獨慎微慎始慎終,弄清楚富貴難盡頭、物欲無止境、黨內有規矩、人際有底線的道理,做到心有所守、身有所循、行有所止,做人不逾矩、辦事不妄為、用權不違規,不越紀律底線,不踩規矩紅線,“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始終做政治信念堅定、遵規守紀的明白人。
——《加強紀律教育,養成紀律自覺》(《習近平關于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論述摘編》)
北宋元豐五年(1082年)七月十六,正是初秋時節,蘇軾與友人在赤壁下泛舟夜游。清風徐來,水波不興,他們一邊飲酒,一邊吟唱。明月掛在天上,水光連著天際,白霧橫貫江面,小船如同一片葦葉般在水中漂浮,任由清風和水流帶著它,越過茫茫的江面。
夜游赤壁后,蘇軾揮筆寫下《前赤壁賦》,由眾人月下泛舟的舒暢愜意,寫到“吹洞簫者”對人生短暫無常的悲嘆,最終落筆于自己曠達豪放的回應。其中最為深刻雋永的,莫過于這一段,“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漫游赤壁之時,正是蘇軾被貶黃州、極度失意之際,可他卻寫出了《前赤壁賦》《后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等流傳千古的超然之作?!捌埛俏嶂?,雖一毫而莫取”,這是何等高尚的品德。對于功名利祿、財富物質,對于曾經擁有的榮耀,甚至所遭受的種種坎坷,他都看得很淡。在他看來,天地之間,萬物都有自己的歸屬,若不是自己應該擁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他在意的,唯有眼前的清風明月,山川江河,而這讓他獲得了一種更自由、更純粹的愉悅。
這樣的理念,貫穿于蘇軾為官從政的生涯中。他曾專門作《六事廉為本賦》,認為清廉是善良、能干、恭敬、正直、守法、明察等“六事”的根本,告誡同僚也告誡自己“功廢于貪,行成于廉”。蘇軾一生宦海沉浮,無論得勢還是失意,無論身在朝堂還是被貶流放,無論是他留下的詩詞文章,還是他的從政行跡,都堅守著初心,充盈著正氣,保持著操守。去世前,蘇軾寫下“至今不貪寶,凜然照塵寰”,這正是他一生在人格氣節上的追求。
清康熙年間,河東鹽運使張鵬翮在完成運城城池重修工程后,趕赴郟縣拜謁蘇軾、蘇轍兄弟墓冢。他十分崇拜蘇軾,不僅為其文章,更為其一毫莫取、以不貪為寶的高尚情操所折服。與爾同清,張鵬翮始終將廉潔視為做官的首要,強調“居官要守得窮秀才本色,庶無貪念”。他為官幾十年,“終身一繭衾;食無兼味,亦無田廬”,病逝后,家中“四壁空虛”,只有“竹樓數間,荒田數畝”。
古往今來,歷史的舞臺上,無數人物次第登場,但無論歲月怎樣流轉,那些胸懷愛國愛民之情,有擔當、有氣節、有情懷、有底線的志士,終將名留青史。張鵬翮曾在二蘇墓前賦詩兩首,“春流不盡忠魂恨,萬壑濤聲漲綠波”,正是他與蘇軾跨越時空的對話。穿越數百年,張鵬翮于千萬人中尋得知己,惺惺相惜。而在張鵬翮之后的歲月里,他的清廉氣節、高尚情操也為后人所銘記、傳揚、奉行。
在中華文化中,氣節與操守,一直為先賢所格外關心重視??鬃邮壮安涣x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認為“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他的弟子顏回“簞食瓢飲,不改其樂”,這種“孔顏樂處”,奠定了中國人尋求道德之樂、培育人格之美的精神追求。他們向往清白高潔的心靈,清廉自守的氣節,潔身自好,克己慎獨,用堅強的道德意志砥礪自己、磨練自己、成就自己。這樣重德尚廉的正氣與節操,在歷史的長河中流淌,成為中華文化與中國精神的重要內容,滋養著一代代中華兒女的心靈。
1921年7月,上海興業路76號,浙江嘉興南湖紅船,中國共產黨開啟了跨世紀的偉大航程。
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浸潤滋養下成長,我們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黨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黨章明確要求,黨的干部要“加強道德修養,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共產黨員不斷加強黨性修養、筑牢思想防線,做到嚴于律己,清正廉潔,甘于清貧,這是黨的先進性和共產黨員的黨性所決定的。
“一塵不染,兩袖清風,視名利安危淡似獅泉河水;二離桑梓,獨戀雪域,置民族團結重如岡底斯山。”人們曾用這樣一副挽聯,感懷孔繁森對西藏的深情。
孔繁森兩次參與援藏,在西藏工作了十年。工作中,他對公家的財物從不貪一分,反而拿自己的工資四處助人。他的生活極其節儉,許多衣服打著補丁,吃的經常是白飯就榨菜,工作一忙,開水泡饅頭和方便面也是常有的事。
孔繁森去世后,人們在料理他的后事時,看到兩件遺物:一是他僅有的8元6角錢;一是他去世前4天寫的關于發展阿里經濟的12條建議。這就是孔繁森留下的遺產??追鄙乔遑毜模瑫r也是富有的——他擁有一名共產黨員最高尚的境界與情懷,擁有人民群眾對他最深厚的敬意與情誼。
在一百多年的征程中,從方志敏的《清貧》、劉少奇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到焦裕祿“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谷文昌“不許沾公家一點油”,再到王繼才對“蛇頭”的金錢誘惑一口拒絕、高德榮“別人的錢一分一厘也不能用”,一代代共產黨員心中裝著黨的事業和人民的利益,淡泊名利、不慕富貴、坦蕩無私、嚴守底線,用實際行動展示著堅強黨性、遠大理想、博大胸懷、高尚情操。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加強黨性教育、提高黨性修養。黨的二十大將“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作為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的重要內容,強調從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黨性覺悟,增強拒腐防變能力,涵養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永葆清正廉潔政治本色是加強黨性修養的重要內容。新征程上,廣大黨員干部要正確處理公和私、義和利、是和非等關系,一心為公、坦蕩做人、謹慎用權;要發揚自我革命精神,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慎獨慎微慎始慎終,做政治信念堅定、遵規守紀的明白人。
轉載人:劉杉 審核人:田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