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半年電勘院top10
一、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
庚子年初疫情爆發,我院及時成立疫情防控小組,開展聯防聯控,全院上下齊心共抗疫情,中層干部主動下沉,堅守防控戰斗一線;志愿者是凝心聚力的風向標,在發出招募志愿者的通知后,院職工紛紛響應,用實際行動書寫著勘院人的初心使命;組織人力物力財力在嚴防輸入、加強疫情監控、強化家屬院管控等方面全力開展工作,對南北家屬區共361戶住戶進行了摸底排查,對居家隔離人員密切關注,采取電話、微信等方式,開展慰問,傳遞組織關懷,確保“密切接觸者”人數全部清零。
2月28日我院為復工人員進行了“新冠肺炎核酸檢測”,結果全為“陰性”,確保每一位職工和來訪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3月2日起我院正式恢復辦公。
為支持疫情防控,全院廣大職工捐款共計36016元,其中中共黨員136人,職工群眾110人,還有多人通過其他渠道奉獻愛心。主動履行社會責任,彰顯國企擔當,將承載著院廣大職工的愛心16606元送至周至縣廣濟鎮桑園村。
向周至縣廣濟鎮桑園村捐贈 與社區碑林區環南路社區、測繪路社區開展黨建聯建活動
二、為了明確我院未來方向,尋求新的發展動能,完成國企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責任和使命,實現我院的高質量發展,院“十四五”規劃編制及薪酬績效體系改革工作正式啟動。
為了做好薪酬績效體系設計項目,舉辦了《崗位說明書》編寫培訓
三、院產業轉型升級和完善產業鏈取得了重大突破,全資控股的陜西中電環境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獲得 “市政工程總承包叁級”和“環保工程專業承包叁級”兩項資質,為促進中電環保公司轉型升級及高質量發展提高有效的人才和資質支撐。
四、達產達效成績喜人。截止6月末,合同產值達6.40億元,同比增長26.98%,再創歷史新高。同時,為提升盈利能力,擴大市場影響,加強風險管控,我院逐步探索試行院控項目管理,對重大項目進行資源配置。
1.3月及6月分別簽訂院控項目:西安恒大文化旅游城B-05地塊(標段三)樁基工程、蘭州恒大文化旅游城A-34地塊(標段六)樁基施工工程,合同額約4000萬元。
2.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積極參與海外工程建設,成功簽訂塞內加爾加姆尼亞久工業園Ⅱ期工程的勘察合同。
3.我院牽頭設計的陜西省及西安市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西安火車站北廣場綜合改造項目基坑支護與地下水控制設計方案順利通過專家評審。
4.我院成功中標空港新城T5站前商務區市政基礎設施項目詳勘。
5.我院(公司)承擔了長電集成電路(紹興)有限公司300mm集成電路中道先進封裝生產線的樁基施工項目,中標標的達1.25億元,為我院樁基施工業績史上最大標的項目之一。
6. 我院承擔巖土工程勘察項目“西北第一高樓”——中國國際絲路中心大廈,將進入快速“長高”模式。該項目建筑高度達498米,建筑樓層104層,控制孔最大深度達170米,建成后將成為西安國際化城市新地標。
五、春臨職工住宅建設項目。目前春臨三棟住宅樓的土建及安裝工程已經基本完成,將于近期完成全部室內精修,室外道路等部分施工工程也將于近期全部完成。項目建設已逐漸進入收尾階段,道路、門房、車庫出入口頂棚、圍墻鐵藝欄桿、景觀、綠化、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通信均在有序進展中,預計8月底順利交工。
六、我院辦公新址已確定入駐陜西科技創新谷,創新谷地塊位于廣運潭東路與浐灞三路(規劃)交界處。我院辦公樓規劃,經過多次意見征集,與設計方多次溝通不斷優化完善設計方案,并召開專家論證會對最終方案進行評估,現平面布置方案已確定。創新谷規劃方案已報送浐灞自然資源與規劃局,等待審批。目前園區內部正在清場,預計今年九月動工。
七、科技創新結碩果。
1.我院與長安大學合作完成的“黃土災變力學及地質災害防治關鍵技術” 榮獲2019年度陜西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2.我院主編的《柔性面層基坑支護技術規程》被列入省住建廳2020年工程建設標準制訂計劃,三年來累計主編、參編標準規范12部,已發布3部。
3.以我院為主體搭建的巖土工程大數據平臺上線運行,集數據采集、數據處理、分析利用、查詢儲存、實時監測、預報預警于一體,面向社會提供的開放共享的科技資源創新服務平臺。
4.在2020年度陜西省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評選中,我院獲一等獎2項,二等項1項,三等獎2項,現正在公示中。
八、強化內部管理,防范化解風險。
1.對杭州、華東、上海、舟山、寧波等華東片區駐外機構進行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符合性、充分性和適宜性進行評價檢查。
2. 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修訂工作已全面展開。
3.為了提高我院成果資料的質量,防控質量風險,修訂更新院2020年度各專業審定人。
4.夯實安全生產責任。
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安全生產檢查7次。舉辦了“安全生產、消防安全應急演練”一次,提高了一線職工的安全意識。
5.上半年積極響應國家復工復產政策,享受各項優惠減免政策。
九、不斷優化人才隊伍結構
1.人才、年齡、技術結構厚度與寬度持續改善。2020年上半年入職10人。新增注冊人員4人,其中1名注冊巖土工程師,3名一級注冊建造師。
2.組織內外部培訓工作。
為適應勘察行業轉型發展,加強對國土空間規劃生態修復的業務理解和政策解讀,系統提升我院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水平,舉辦《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理論與實踐探討》的專題講座。
由院南亞林總工程師帶隊,參加在延安新區舉行的黃土高填方工程科研工作現場觀摩研討會。
十、兩優一先、優秀員工(黨建群團工作)
圍繞2020年黨建工作要點,扎實開展巡視整改工作,把整改成效轉化為推動院各項工作的向心力,樹立標桿,對院“兩優一先” 進行表彰;召開院工會第十一屆三次工會會員代表大會、八屆三次職工代表大會,表彰2019年度特殊貢獻員工和優秀員工;緊跟“兩會”步伐,開展民法典普法工作,提高法律意識,配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堅持以黨建促科研生產理念,認真學習習總書記來陜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貫徹落實“五項要求”,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完成院各項目標任務雙勝利。